快彩网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 行業資訊

數據中心熱管理市場容量與迫切點

特普生科技 特普生科技 2023-04-18 12 422

—— 特普生,以研制儲能與動力電池CCS、儲能溫控、數據中心、5G、溫度傳感器等等熱管理產品為核心,本文針對汽車熱管理市場容量進行分析。

一、概述

2025 年我國數據中心溫控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192 億元:數據中心單機柜功率密度不斷提升,同時全國 PUE 要求趨嚴,“東數西算”工程要求張家口、韶關、長三角、蕪湖、天府、重慶集群的 PUE在 1.25 以下,林格爾、貴安、中衛、慶陽集群的 PUE 在 1.2 以下。

降低數據中心能耗的關鍵是提高機房制冷效率,液冷技術相對于風冷而言約可節約 20%的空調電能,同時 IT 部分電能可節省 13%~25%,總體的節能效果在 40%以上,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擴大。根據我們的測算,2025 年我國數據中心溫控系統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192 億元/年,數據中心機房溫控市場空間廣闊。

二、數據中心熱管理

2.1. 我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化趨勢明顯

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數據中心市場收入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520萬架,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速超30%,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節能改造、網絡運維等存在較大的商業機會,同時有望帶動通信傳輸線路的建設和運維需求。

圖片

2017-2022E 中國數據中心市場規模與中國數據中心機架數量


“東數西算”全面啟動,IDC 產業鏈充分受益。

2022 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 8 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數據中心規模化趨勢明顯。

我國超大型數據中心、大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占比逐年提升,數據中心規模化趨勢日漸顯現。我國數據中心大型機以上機架數量從 2017年的83萬架提升至 2021年的420萬架,占比從50%提升至80%,數據中心大型化規模化趨勢將帶來耗電量與能耗的上升。

*按機架規模的不同,數據中心可細分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數據中心。

圖片


2.2.預計2025年,我國數據中心耗電量將增長至近 4000 億 Kwh,節能降耗需求迫切

數據中心耗電量巨大,節能存在較大優化空間。

據中國 IDC 圈數據,數據中心耗電量隨數據中心數量的增多逐年攀升。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超 2100 億 Kwh。到2025年,國的數據中心耗電量預計將增長至近 4000 億 Kwh。數據中心耗電量占全國用電量比重預計將從 2018 年的 1.6%增長至 2025 年的 5.8%。

根據 CDCC 發布的《2021 年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報告》,2021 年度全國數據中心平均 PUE 為 1.49。按照地區統計分析:華北、華東平均PUE接近1.40,規模化、集約化和綠色化水平較高。華中、華南地區受地理位置和上架率及多種因素的影響,數據中心平均 PUE 值接近 1.60,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圖片

單機柜功率密度不斷提升。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綠色數據中心白皮書》,2020 年我國的數據中心平均功率密度為 8-10kW,未來我國新建的數據中心向著大規模的方向發展,預計 2020 年之后單機柜功率密度在 15kW 以上。隨云計算、AI、超算等應用發展,數據中心機柜平均功率密度數預計將逐年提升。

單機柜功率密度的提高將帶來更高的熱負荷與散熱需求。預計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單機柜平均功率有望達到 25kW。

圖片

全國PUE要求趨嚴,數據中心溫控設備需求不斷提升。

據相關數據顯示,當空調系統對應的能耗占比分別為 38%、26%、17.5%時,對應的PUE為 1.92、1.5、1.3,所以采用高效節能的空調系統是降低 PUE 的關鍵。

2021年4月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指出,新建大型數據中心綜合 PUE 嚴格控制不超過 1.3,并對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的項目給予引導和支持。“東數西算”工程要求張家口、韶關、長三角、蕪湖、天府、重慶集群的 PUE 在1.25以下,林格爾、貴安、中衛、慶陽集群在1.2 以下。

2021年7月

北京發改委指出,將對新建、擴建數據中心項目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根據不同的用能規模,對于能源使用效率(PUE)超過標準限定值的數據中心執行差別電價政策。

年能源消費量:

<1萬噸標準煤的項目PUE值不應高于1.3;

≥3萬噸標準煤的項目PUE值不應高于1.15。

202111

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為落實行業綠色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2025年底,信息通信業綠色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下降幅度達15%,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 PUE 值下降到1.3以下。

降低數據中心能耗的關鍵是提高機房制冷效率。

數據中心耗電量的不斷攀升使得節能降耗迫在眉睫,同時各省份低 PUE 政策也對數據中心制冷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了數據中心溫控設備需求的提升和產品的不斷進步。

數據中心的耗能主要包括 IT 設備(占比最大 45%)、制冷系統(占比第二40%)、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及其他設施(包括安防設備、滅火、防水、傳感器以及相關數據中心建筑的管理系統等)。

圖片

圖片

不同 PUE 數據中心能耗分布

2.3.2025 年我國數據中心溫控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192 億元

隨著數據中心的發展及單位面積功率的提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制冷方式在不斷演進與發展,其制冷方式主要有風冷和液冷

傳統數據中心的散熱方式,即使用空氣作為冷媒,對服務器的發熱部件進行換熱,帶走熱量的技術

冷(IDC液冷系統

指使用液體取代空氣作為冷媒,為發熱部件進行換熱,帶走熱量的技術。采用液冷方式時必須使用液冷服務器。形式分為噴淋式、浸沒式、冷板式三者的主要區別是對服務器的散熱方式不同。

①噴淋式液冷,是將冷卻液通過噴淋的方式淋在服務器的散熱元件上帶走服務器產生的熱量

②浸沒式液冷,指將服務器的發熱元器件完全浸沒在冷卻液中,通過冷卻液的對流或相變將服務器的熱量帶走的散熱系統。

③冷板式液冷,在服務器的 CPU 等大功耗部件采用液冷冷板散熱,其他少量發熱器件(如硬盤、接口卡等) 仍采用風冷散熱系統;

圖片


液冷技術的高效制冷效果有效提升了服務器的使用效率和穩定性、延長服務器壽命,同時占地面積小、系統布置改造靈活,使數據中心在單位空間布置更多的服務器,提高數據中心運算效率。

· 節能

根據中國儲能網數據,液冷技術相對于風冷總體節能效果在 40%以上:節省20%的空調電能,同時因取消服務器內部風機,IT部分可節省13%~25%。

· 高散熱效率,為數據中心創造了附加價值

液體比熱容不受海拔與氣壓影響,可以保持較高的散熱效率,保證數據中心在高海拔地區的運行效率和性能。以液體為載體,可直接通過熱交換接入樓宇采暖系統和供水系統,滿足附近居民的供暖、溫水供應等需求,為數據中心創造了附加價值。

液冷技術可以滿足 2.7-30kW/機柜的數據中心散熱需求,解決超高熱流密度的散熱問題,因此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是必然趨勢。

· 使數據中心PUE趨近于1

液冷技術可使數據中心 PUE 達到 1.3 以下,其中浸沒式可將PUE降到 1.2 以下,聯合其他技術可趨近于1。隨著各行業數據量的持續增長,大型、超大型規模的數據中心逐步成為市場主流,液冷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擴大。

圖片

根計算,2025 年預計將達 192 億元/年。數據中心機房溫控市場空間廣闊。

圖片

三、IDC產業鏈

IDC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設施、 IDC 托管/增值、應用/服務廠商三個主要環節:
基礎設施環節,主要涉及 IT 設備、UPS、制冷設備、網絡帶寬、供電及樓宇等。
IDC托管/增值環節,主要有運營商、專業第三方 IDC 廠商、云廠商自營的IDC 服務商等。
應用/服務廠商環節,主要為 IDC服務的受眾,包括互聯網企業、云服務商、金融企業、企業客戶等。

圖片

圖片

圖片

(IDC 產業鏈圖譜)
上游基礎設施:
建設數據中心的硬件供應商,包括 IT設備 (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光模塊等) 、電源設備 (UPS、變壓器等) 、土地、制冷設備、發電設備和基礎運營商提供的帶寬服務等。
中游服務商: 
目前國內主要為網絡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心和運營商數據中心,提供 IDC 集成和運維服務,目前運營商數據中心依然占據較大份額,但隨著網絡流量的爆發和增值服務需求的提升,第三方數據中心快速發展。
縱觀全球,云計算需求的快速增長成為 IDC 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云服務商及相關解決方案:主要為基礎電信運營商和云計算廠商,運營商提供互聯網帶寬資源和機房資源,云計算通過租用或自建數據中心的方式來提供IaaS/SaaS等云服務。
下游最終用戶:
據中心對互聯網流量的增長起到基石作用,隨著全球 5G 商業化進程加速,各行各業的流量增長勢不可擋,因此最終用戶包括所有需要將內容存儲/運行在IDC機房托管服務器的政府機關、 制造業、傳統行業、銀行等機構單位、互聯網企業等。 

圖片

(IDC下游用戶)


四、IDC市場空間大+成長性強+確定性強

1、數據浪潮襲來
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整體平穩增長,基本保持10%的速度增長。中國 IDC 市場規模增基本保持增長 20%,速顯著高于全球 IDC 市場增速,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圖片

(2018~2023 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柜總數與投資規模)
2、云計算市場空間打開

圖片

(IDC 行業需求要素)
需求要素是IDC行業興盛的基礎。 
云計算已成為 IDC 行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5G 新應用、人工智能助力云計算二次成長。云計算已經成為 IDC 行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全球數據急劇增長,云計算市場空間打開。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場景興起,全球數據急劇增長,云計算市場規模逐漸放量。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到2023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 3754 億元,基本 保持 27%以上同比增速。目前,我國5G建設保持適度超前的 節奏, 逐步實現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全面賦能行業發展,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跨越。根據中國移動預測,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達300億個,約為當前4倍。

圖片

(中國與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
我國IDC市場保持增長動力,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且結構性的變化對公司的積極影響更加突出。
云計算市場規模增長下,拉動對IDC基礎設施建設需求,IDC作為新基建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得到大力發展,目前已進入產業 4.0 時代,朝 “云計算+ 邊緣計算”、超大數據中心與小型化邊緣數據中心共生的產業格局邁進,大型的數據中心占比提高。

圖片

(不用業務類型對數據中心的時延要求及地域范圍)
3、人工智能助力云計算
當前5G商用拉開帷幕,5G 新應用、人工智能、 自動駕駛等有望助力云計算迎來第二輪增長。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商的發展是國內云計算第一階段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圖片

(云計算成長驅動力示意圖)

圖片

(流量與算力剪刀差擴大有望加速IDC 行業需求提升)
據 Statista預測,2023年人工智能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530億美元,2020~2033 年復合增速為 48.16%。
據Gartner 預測,自動駕駛方面,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的出貨量將達到42.6萬量,2020~2023年復合增速為41.26%。

圖片

(建設周期使得IDC行業的投資領先于云計算發展)
4、5G商業化,增長數據中心需求
縱觀5G三大應用場景,從時間線上來看,5G 初期主要以 eMBB(大帶寬) 業務為主,中后期 uRLLC (超低時延+高可靠)  與 mMTC (大規模連接)  業務將逐步實現規模應用。5G時代流量爆發的勢頭正在持續,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每年規模將達到175ZB,全球IDC流量將到達20.6ZB。

圖片

(5G三大應用場景+5G 主攻方向是行業應用)
我們認為受益于 5G技術逐漸成熟,5G 流量增長將產生更多大型數據中心及邊緣小型數據中心部署需求。商用逐步落地下游應用內容持續拓展(4K視頻、云游戲、AR/VR、物聯網等) 。
隨著5G商用進程的逐步推進,未來智能網聯、AR/VR、云游戲等新興應用將逐步落地, 內容形式更加多元化,IaaS 和 SaaS  技術均已相對成熟,云計算全面進入“黃金時代”, IDC 服務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圖片

(IDC產業鏈流量傳導邏輯)


五、IDC呈現發展趨勢

我國在超大數據中心建設方面較為領先,市場份額逐步增長。大型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數量、數據存儲及數據流量方面在未來都將占據整體數據中心過半份額,背后的邏輯是云計算產業進入“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核心地區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
我國數據中心發展將主要以三個大方向發展:
1)  超大型數據中心遠端部署,降低成本,處理“冷數據”;
2)  大中型數據中心服務云計算,處理“熱數據”,處理時效性較高的業務;
3)  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分布式部署,解決超低時延、高實時性、高安全性、本地化等需求。
發展趨勢:
數據中心大型化+云計算核心地帶分布+邊緣計算分布式部署。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增長勢頭不減,IDC公司每年收入平均增長24%,資本支出增長超過 40%,大部分用于建設和裝備數據中心。
IDC服務企業分為零售型和批發型:
1 )零售型
主要面向中小客戶群,因上架節奏的不同導致上架率較低,單機柜租金收入高于批發型,整體毛利率較高(國內最高可達 55%) ;
2) 批發型
大客戶收入占比高,主要面向云計算互聯網客戶(萬國數據云計算客戶占比70%),上架率較高,但是單機柜租金收入較低,導致毛利率整體較低(國內約為35%-45%)。

圖片

(零售與批發型數據中心基本情況對比)
新能源車熱管理在傳感器技術應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新能源車熱管理與傳感器應用營銷管理

圖片

新能源車熱管理在投融資應用

圖片


特普生,成立于2011年,是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研制NTC芯片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儲能線束儲能CCS集成采集母排儲能模組鋁巴等溫度采集產品系列。一體化研制、一致性品質的特普生,競爭力優勢明顯:自主研制NTC芯片核心技術及實現醫用0.3%精度;專利百項,保留不公開技術2項;為全球新能源產品、大消費品與工業品提供了定制化的溫度采集技術。

文章鏈接://perfectbuildcon.com/industry/597.html,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若有不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Share
返回
上一篇:儲能熱管理市場容量
下一篇:汽車熱管理市場容量與趨勢
相關文章
文章排行榜
回到頂部
vip购彩(广东)有限公司 百姓快3(浙江)有限公司 一分PK10(深圳)有限公司 购彩之家(北京)有限公司 幸运快3(广州)有限公司 大发购彩(广州)有限公司 凤凰快三(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