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彩网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 產品知識

IDC數據中心與溫度傳感器(教材級)

特普生科技 特普生科技 2022-11-28 12 1904
一、IDC概述


IDC(數據中心)  是集中計算、存儲數據的場所。 
數據中心主要提供互聯網基礎服務,一般需具備完善的硬件及服務,如 高性能服務器、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可靠的機房環境等。互聯網、云計算的高速發展為DC服務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目前,IDC增值業務的營收已經超過IDC基礎服務。
圖片
(IDC數據中心業務) 
數據中心并不僅是服務器的簡單集合。由于服務器具有相同的對環境的要求以及物理安全上的需求,采用數據中心的集合方式加以維護有望降低維護成本。
圖片
(數據中心示意圖)
數據中心歷經了多年的發展,目前已處于超融合架構階段。數據中心走向虛擬化、綜合化。云計算與5G的發展成為大型數據中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圖片
(信息技術發展歷程)

二、IDC產業鏈
IDC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設施、 IDC 托管/增值、應用/服務廠商三個主要環節:
基礎設施環節,主要涉及 IT 設備、UPS、制冷設備、網絡帶寬、供電及樓宇等。
IDC托管/增值環節,主要有運營商、專業第三方 IDC 廠商、云廠商自營的IDC 服務商等。
應用/服務廠商環節,主要為 IDC服務的受眾,包括互聯網企業、云服務商、金融企業、企業客戶等。
圖片
圖片
圖片
(IDC 產業鏈圖譜)
上游基礎設施:
主要為建設數據中心的硬件供應商,包括 IT設備 (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光模塊等) 、電源設備 (UPS、變壓器等) 、制冷設備、發電設備、土地和基礎運營商提供的帶寬服務等。
中游服務商: 
目前國內主要為網絡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心和運營商數據中心,提供 IDC 集成和運維服務(7*24h) ,目前運營商數據中心依然占據較大份額,但隨著網絡流量的爆發和增值服務需求的提升,第三方數據中心快速發展。
縱觀全球,云計算需求的快速增長成為 IDC 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云服務商及相關解決方案:主要為基礎電信運營商和云計算廠商,運營商提供互聯網帶寬資源和機房資源,云計算通過租用或自建 (以租用為主) 數據中心的方式來提供IaaS/SaaS 等云服務。
下游最終用戶:
數據中心對互聯網流量的增長起到基石作用,隨著全球 5G 商業化進程加速,各行各業的流量增長勢不可擋,因此最終用戶包括所有需要將內容存儲/運行在IDC機房托管服務器的政府機關、 制造業、傳統行業、銀行等機構單位、互聯網企業等。 
圖片
(IDC下游用戶)

三、IDC市場空間大+成長性強+確定性強
1、數據浪潮襲來
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整體平穩增長,基本保持10%的速度增長。中國 IDC 市場規模增基本保持增長 20%,速顯著高于全球 IDC 市場增速,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圖片
(2018~2023 年國內數據中心機柜總數與投資規模)
2、云計算市場空間打開
圖片
(IDC 行業需求要素)
需求要素,是IDC 行業興盛的基礎。 云計算已成為 IDC 行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5G 新應用、人工智能助力云計算二次成長。云計算已經成為 IDC 行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全球數據急劇增長,云計算市場空間打開。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場景興起,全球數據急劇增長,云計算市場規模逐漸放量。
中商情報網預測,2022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733 億美 元。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到 2023 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 3754 億元,基本 保持 27%以上同比增速。
目前,我國5G建設保持適度超前的 節奏, 逐步實現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全面賦能行業發展,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跨越。根據中國移動預測,到2025 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達 300 億個,約為當前4倍。
圖片
(中國與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
我國IDC 市場保持增長動力,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且結構性的變化對公司的積極影響更加突出。信通院預測,至2021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將達2713 億元,2014 至2019 年CAGR32.82% ,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IDC 統計,2019 年我國機柜數量為237 萬架,雖因IDC 建設標準提高使增速放緩,但整體依舊保持增長,整體機柜、算力、IT功率在增長。云計算市場規模增長下,拉動對IDC基礎設施建設需求,IDC作為新基建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得到大力發展,目前已進入產業 4.0 時代,朝 “云計算+ 邊緣計算”、超大數據中心與小型化邊緣數據中心共生的產業格局邁進,大型的數據中心占比提高。
圖片
(不用業務類型對數據中心的時延要求及地域范圍)
3、人工智能助力云計算
當前 5G商用拉開帷幕,5G 新應用、人工智能、 自動駕駛等有望助力云計算迎來第二輪增長。我們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商的發展是國內云計算第一階段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圖片
(云計算成長驅動力示意圖)
圖片
(流量與算力剪刀差擴大有望加速IDC 行業需求提升)
根據 Statista預測,2023年人工智能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530億美元,2020~2033 年復合增速為 48.16%。
據Gartner 預測,自動駕駛方面,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的出貨量將達到42.6萬量,2020~2023年復合增速為41.26%。
圖片
(建設周期使得IDC行業的投資領先于云計算發展)
4、5G商業化,增長數據中心需求
縱觀5G 的三大應用場景,從時間線上來看,5G  初期主要以 eMBB  (大帶寬)  業務為主,中后期 uRLLC (超低時延+高可靠)  與 mMTC (大規模連接)  業務將逐步實現規模應用。
5G時代流量爆發的勢頭正在持續,據思科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每年規模將達到175ZB,全球IDC流量將到達20.6ZB。
圖片
(5G三大應用場景+5G 主攻方向是行業應用)
我們認為受益于 5G技術逐漸成熟,5G 流量增長將產生更多大型數據中心及邊緣小型數據中心部署需求。商用逐步落地下游應用內容持續拓展(4K視頻、云游戲、AR/VR、物聯網等) 。
隨著5G 商用進程的逐步推進,未來智能網聯、AR/VR、云游戲等新興應用將逐步落地, 內容形式更加多元化,IaaS 和 SaaS  技術均已相對成熟,云計算全面進入“黃金時代”, IDC 服務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圖片
(IDC產業鏈流量傳導邏輯)

四、IDC呈現發展趨勢
我國在超大數據中心建設方面較為領先,市場份額逐步增長。大型數據中心的服務器數量、數據存儲及數據流量方面在未來都將占據整體數據中心過半份額,背后的邏輯是云計算產業進入“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核心地區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
我國數據中心發展將主要以三個大方向發展:
1)  超大型數據中心遠端部署,降低成本,處理“冷數據”;2)  大中型數據中心服務云計算,處理“熱數據”,處理時效性較高的業務;3)  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分布式部署,解決超低時延、高實時性、高安全性、本地化等需求。
發展趨勢:
數據中心大型化+云計算核心地帶分布+邊緣計算分布式部署。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增長勢頭不減,建設浪潮沒有盡頭,IDC  公司每年收入平均增長 24% ,資本支出增長超過 40% ,其中大部分用于建設和裝備數據中心。
IDC服務企業分為零售型和批發型
1 )零售型數據中心主要面向中小客戶群,因上架節奏的不同導致上架率較低,單機柜租金收入高于批發型,整體毛利率較高(國內最高可達 55%) ;
2) 批發型數據中心大客戶收入占比高,主要面向云計算互聯網客戶(萬國數據云計算客戶占比70%),上架率較高,但是單機柜租金收入較低,導致毛利率整體較低(國內約為35%-45%)。
圖片
(零售與批發型數據中心基本情況對比)

五、IDC成本高,亟待轉型
IDC成本=Capex+Opex,較大資本開支投入+較高電力成本。
1、IDC驅動因素:ICT 產業鏈流量驅動與傳導邏輯
數據流量增長→計算(云和邊緣) 需求增加→IDC 和云廠商Capex 投入增加→投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流量爆發是 ICT 產業鏈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云廠商資本開支是產業鏈景氣度關鍵指標。
圖片
(ICT信息產業變革史)
2、IDC成本=Capex+Opex,電力成本最高
數據中心整體成本(TOO),分為固定資產支出(OAq3X)和運營支出(Oq3X)兩部分。
固定資產支出(OAq3X)
柴油發電機、電力用戶站和 UPS 電源設備等基礎設施由IDC 服務商提供,作為建設IDC 機房的基建設施,發電、冷卻等設備必不可少同時也是Capex 支出最大的部分,對于IDC 企業來說,Capex 為一次性支出, 購買的設備后續攤銷(以 10 年為主)影響利潤率。
運營支出(Oq3X)
電力成本是運營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部分,2016 年1-6 月數據電力成本占主營成本的 56.6% ,2018 年占比 51.8% ,主要取決于數據中心的 PUE水平。
根據《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工作方案》統計,中國數據中心平均水平2.2,美國數據中心平均 PUE 為1.9;萬國數據平均 PUE為1.3-1.4,數據港2018 年平均 PUE達到1.4 。
我們通過對IDC企業Capex 支出 Opex 運維費用拆分進行 IDC 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價值解構。
上游基礎設施:
①土建及配套設備工程、電源設備、機柜、制冷系統和光纖光纜等由 IDC 企業承擔: 占比最大的是土建及配套工程和發電機組等,規模分別為221 和176億元, 占比 13.6%和10.8%;
② ICT 設備 (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存儲器等) 的投資一般不由第三方 IDC 企業承擔,主要由下游客戶承擔, 包括云計算廠商、金融等機構客戶等,互聯網云計算服務廠商對 IDC 投資的 Capex 主要包括 ICT 設備中這幾類產品,其中市場價值最大的是服務器,在 IDC 產業中的規模約為510億元,總占比達到 33.0%;其次是IP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等, 規模約為147 億元,占比 9.0% 。
中游IDC 服務(集成與運維): 
運維費用主要為電費,在整個產業鏈中價值占比約為 9.6%,在 IDC 中游集成與運維中占比約為 50%,其次為房屋租賃及物業費、帶寬使用費和人工成本。
圖片
(IDC上游、中游產業鏈解構)
數據中心投資大、資產設備使用壽命周期長(一般折舊年限為十年) ,數據中心固定資產折舊在整體成本中占據較大的比例,通常占 S0次以上。 
小結:電力成本是 IDC企業營業成本中占比最大部分。
圖片
(不同類型IDC客戶的用戶需求分析)
3、行業供給要素
行業供給要素是IDC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除來電力供應,還有能耗指標。
圖片
( IDC 行業供給要素)
4、能耗管控趨緊
根據Knowledge 數據,全球數據中心機柜平均功率密度為 8.2KW,隨數據量和算力的提升,功率密度將持續增長。
據 IDC圈資料顯示,我國數據中心能耗85%在PUE1.5-2之間,在用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1.63,大型數據中心平均1.54,較往年呈 下降趨勢,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據中心能耗將增長至 3952 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 電比例 4. 1%。而數據中心運行能耗約有 25%-40%用于制冷,高效的散熱方式成為解 決能耗問題的重點,直接影響到數據中心整體效率和PUE值。
政策管控趨嚴,高效溫控系統為降低PUE 的關鍵因素。根據IDC 公布數據顯示,在普通數據中心的成本分布中,電費支出約占 57%以上, 目前產業每年耗電量約占全社會2.4%。北京、上海、深圳相繼出臺數據中心建設標準, 要求新建、改造數據中心 PUE 值控制在1.3、1.4 以下。
從數據中心耗能分布中可以看出,在 PUE 值為 1.5 的數據中心內,溫控系統耗能約占26%,而該比重在 PUE 值為 1.3 的數據中心內為17.5%,比重大幅下降。
隨著大型 IDC 中對 PUE 要求高的占比提高,采用低耗能的 IT 設備、溫控系統成為降低 PUE 指標的關鍵突破口,溫控方案決定了整體架構和 能效水平,使相關優質設備的市場需求釋放,且低耗能設備相關技術水平等要求較高,價格高于普通設備,行業有望進入“量價齊升”階段。
碳中和對數據中心要求
(碳中和對數據中心要求)
圖片
(數據中心耗能分布(PUE=1.5)
圖片
(數據中心耗能分布(PUE=1.3)


六、IDC 用電方式轉型是關鍵

IDC作為高耗能企業, 占全社會用電總量接近2%。根據中國電子學會報告及預測,到 2030 年,我國數據總規模有可能達到4YB,機架總規模將在 2019 年基礎上增長 1-2 倍。

圖片

(數據中心總能耗與污染)

供配電設備及制冷設備占數據中心總能耗的 50% ,成為節能主要突破點。數據中心的能 耗部分主要包括 IT設備、制冷系統、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及其他設施(包括安防設備、 滅火、放水、傳感器等)。

從各個環節的能耗占比來看, IT 設備和制冷系統分別占據數據 中心總能耗的 40%,供配電系統占總能耗的 10% 。

IT設備主要是指服務器、 網絡等負責進行信息交換、存儲的設備,其功耗與性能正相關,難以下降。因此降低配供電系統以及制冷設備的能耗則成為了數據中心節能、提升效率的關鍵。

圖片

(數據中心配電系統與供配電市場規模)

根據信通院發布的《數據中心白皮書  (2018 年)》,采用“HVDC+市電直供”相結合的模式,供電效率可以提升到94%~95% ,若采用 HVDC 離線模式,其供電效率可以提升到 97%以上,目前 HVDC已經在 BAT 等大 型互聯網公司中得到了應用。

1、 用電方式轉型路徑

1-1.購買綠電(風、光、水) 或購買綠證,隨著綠電交易機制進一步完善,綠電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綠證為重要補充方式, 未完成消納指標的市場 主體可通過自愿認購綠證的替代方式完成消納量。

圖片

IDC綠色轉型路徑(一)

1-2.通過高效的設備能夠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能耗水平(降低PUE) :由于算力系統不間斷運行需要配電系統和制冷系統的保證,因此減少配電系統和制冷系統使用的電能將成為優化PUE的關鍵,此外,集成化IT系統也是減少IT系統應用能耗的重要手段。

圖片

IDC綠色轉型路徑(二)

2、數據中心用電方式對比(定性+定量)

圖片

不同發電可行性分析(定性+定量)

長期來看,數據中心要實現零碳, 必須從源頭降低碳排放,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 光伏成為重要的發電手段之一,結合國家頒布的“東數西算” 政策,未來數據中心和能源相結合的大型數據中心項目將會逐步增加, 通過日間“日間發電,余電上網”的形式將多余的電力進行儲存或者形成 綠色證書, 可抵消夜間電力的消耗;2020年集中式光伏投資成本約399元/KW,運營成本為46元/KW/年,隨著組件價格及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 快速下降,未來的成本有望進一步優化。

對于一線城市等地區, 不具備建設大型光伏發電廠的數據中心的條件,購買綠電(綠證) 將成為重要的補充手段, 現在整體的可交易綠電標的相 對有限, 主要采取當地電力成本加成的方式, 未來有望進一步完善,并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定價。

分布式光伏成為電力峰值調節,補充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在數據中心樓頂鋪設光伏板的方式可以補充日間峰值所需電力,在理想化的假設 條件下,分布式光伏可滿足數據中心日耗電量的1%-2% ,  2020年分布式光伏投資成本約388元/KW,運營成本為54元/KW/年。

儲能作為電力負荷調節、平滑峰谷電差的重要手段, 應用有望持續提升,在光伏發電側部分省市規定了10%或者20%的最低配比,能夠有效調節 電力峰谷, 補充夜間發電所需,目前在光伏電站建設儲能的投資回收期約7年, 未來隨著儲能系統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光儲配比有望持續提升。

在數據中心電源側儲能主要作為電力負荷補充手段和峰谷電價調節手段, 成本仍然是主要的考慮因素(按照目前儲能價格測算, 峰谷電差1元地區投資回收期約3.5年) ,隨著未來電池成本的下降,儲能普及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圖片

(IDC&能源產業鏈梳理)


七、 IDC降PUE的高效溫控市場 

大型數據中心對 PUE 指標要求增高。目前溫控、散熱產品成為降低 PUE 指標的有效途徑。

1、液冷技術:

服務器功率提升驅動新一代制冷技術發展,液冷有望成為溫控行業新風尚。以液冷為代表的新一代制冷技術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市場規模方面, 制冷系統占 IDC 總投資的比例約為 15~20%。

服務器功率提升驅動新一代制冷技術發展,液冷有望成為溫控行業新風尚。以液冷為代表的新一代制冷技術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市 場規模方面, 制冷系統占 IDC 總投資的比例約為 15~20%。

液冷技術是指通過液體直接冷卻設備,液體將設備發熱元件產生的熱量直接帶走,采用液冷可以實現服務器等設備的自然散熱,相對于傳統的制冷系統,更為高效。液冷大致包含 三種方式,分別為:冷板式(間接接觸)、噴淋式和全浸沒式(直接接觸)。

圖片

(三種液冷方式的對比)

圖片

(蒸發冷卻、液冷技術能夠有效降低 PUE 值)

與傳統風冷技術相比,液冷、蒸發冷卻技術具備如下優勢:

1 ) 導熱能力強:液體導熱能力約為空氣的 25 倍, 同體積帶走熱量約為空氣的3000 倍;

2) 噪音小:液冷噪音相對風冷低 20-35 分貝;

3) 耗電量:液冷系統比風冷系統節省約 30%-50%電 量;

3 )有效降低PUE值:液冷相比風冷損耗更小、效率更高,PUE 指標能夠降至1.0 左右,滿足數據中心建設標準;

4)降低數據中心故障率:風冷系統的震動影響IT系統穩定性和壽命。

“綠色計算”仍存提升空間。根據 IDC 發布的《2019 中國企業綠色計算與可持 續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在 200 余家調查樣本中, 已有超過 50%企業大規模部署并使用模塊化數據中心、液體冷卻等“綠色計算”技術。

相比于2012年,中國企業 PUE 值有所降低,但大部分企業仍集中于 1.8-2.0 水平,仍存改善空間。

2、液冷或蒸發冷卻的應用案例:

大型互聯網公司采用液冷、蒸發冷卻技術, 助力技術市場化應用。國內外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采用液冷或蒸發冷卻方案進行數據中心建設,市場認可度和滲透率 逐漸提高。隨數據中心機柜數量的增長、功率密度的上升, 液冷、有望驅動蒸發冷 卻等新型散熱方案市場滲透率增長,擴大溫控行業市場發展空間。

圖片

(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采用液冷、蒸發冷卻方案)

圖片

(機房、機柜、新能源與地鐵軌道代表客戶)

3、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

液冷數據中心市場2025年達到千億以上(包含服務器等IT設備、空調等):據賽迪數據,結合華為、阿里與中科曙光對液冷數據中心對換替率調查,保守測算:2025年我國液冷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破1200億元。

圖片

(液冷數據中心市場)

4、液冷數據中心競爭者矩陣

圖片

(液冷數據中心競爭者矩陣)

5、數據中心冷卻技術發展趨勢

圖片

(數據中心冷卻發展趨勢)


八、與溫度傳感器

1、從產業鏈角度說溫度傳感器在IDC數據中心的應用

數據中心產業鏈包括上游基礎設施提供商、中游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商、下游終端客戶。

圖片

(IDC 產業鏈圖譜)

1-1.上游基礎設施如何用溫度傳感器

溫控設備提供商:譬如英維克、 申菱環境、佳力圖、高瀾股份、黑牡丹、網宿科技、 依米康,溫控系統能耗占數據中心非 IT 能耗的 80%,溫控系統的能耗是 PUE 是否能降低到合理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溫控系統在建設環節完成采購和安裝, 溫控系統成本約占建設成本 16.7%,受益于新建數據中心拉動。同時,加快推動老舊基礎設施轉型升級, 對于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數據中心,要求 加快改造,提升效能,進一步拉動溫控系統需求。另外,《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 鼓勵新型機房精密 空調、液冷等創新液冷方案的應用, 將提升溫控系統價值;推動數據中心采用機柜模塊化 等節能技術模式,溫控廠商也積極產業鏈延伸拓展至模塊化機柜領域, 進一步提升產品價 值量。”石冢、芝浦、大泉與特普生等溫度傳感器領域的專家告訴溫度傳感器研究院的研究員,“為IDC數據中心提供溫控設備與方案的這些公司,是溫度傳感器的最重要客戶之一。”

1)散熱制冷:

空氣冷卻系統、液體冷卻系統用溫度傳感器。

圖片

(特普生風冷溫度傳感器)

圖片

(特普生液冷溫度傳感器)

2)供配電

圖片

(配電柜)

“配電柜溫控方案,配電柜用溫度傳感器,機器溫控器,溫濕度傳感器。”

圖片

(變壓器)

“變壓器溫度控制器,變壓器冷卻風機,變壓測溫傳感器。”

圖片

(不間斷電源)

“除了風扇和斷路器開關元件進行冷卻外,也用溫度傳感器。”

圖片

(柴油發電機組)

“溫度傳感器在柴油發電機組冷卻液系統和燃油系統中,均有應用:感應溫度控制器。”


圖片


(后備電池)

“與鋰電池一樣,溫度傳感器是必需,而且,電池BMS、電池芯內、電池芯外圍等結構都不同。”

3)IT及網絡設備

圖片

(交換機)

“監控交換機各個硬件,比如芯片溫度、扣板溫度等,都設置溫度傳感器,并取最高值就行了。”


圖片


(服務器)

“溫度監控對服務器很重要,應對不同環境、平衡機架密度、停電預防。機架外/室內溫度傳感器,非常適合檢測不同環境溫度,提供機架的特定溫度映射。機架內溫度傳感器,可以獲得CPU、GPU、入口、出口溫度的準確讀數。

圖片

(光纖通信設備)

“光纖溫度傳感器這種傳感裝置,利用部分物質吸光的光譜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理,分析光纖傳輸的光譜,了解實時溫度。另外,不同通信設備上,也大量用到不同的溫度傳感器,譬如特普生研發的通信儲能CCS,通過激光焊接工藝,實現了把溫度傳感器與線束板的集成件。”

1-2.中游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商如何用溫度傳感器

中游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商所需溫控管理方案,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這些數據中心所配置的全系列產品(上面圖文)所需要的溫度傳感器、產品及方案,一個是這些數據中心室內環境所需要的專用空調、液冷風冷設備所需要的溫度傳感器。

1)IDC運營商

譬如數據港、寶信軟件、優刻得、東方國信、美利云、浙大網新等廠商。“東數西算”工程強化能源配套機制,將降低 IDC 用電成本。鼓勵各地區結合布局導向, 探索優化能耗政策, 在區域范圍內探索跨省能耗和效益分擔共享合作,有望緩解存 在的能耗緊張情況,有利于 IDC 運營商及時、充分完成交付、滿足客戶需求, 提升收入規模。數據中心建設主體原則上為數據中心相關行業骨干企業。我們主要關注電信運營商、 有客戶優勢和先發優勢的IDC 營商。

2)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資源儲備規模業內領先, 截至 2021 年中報, 中國電信對外服務機架43 萬個,中國移動可用機架 37.2萬個,中國聯通機架數31萬個,在樞紐節點均有 所布局, 此外三大運營商顯著的云網融合、安全可靠優勢, 在數字經濟發展大背景下, 運營商均發力轉型信息通信服務商,我們判斷未來三大運營商會成為“東數西算”中重要的 參與力量。

中國電信表示,將繼續加大在國家樞紐節點的數據中心建設, 預計“十四五”末,“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數據中心規模占比達到 85%,同時,進一步優化東西部比例,使數據中心由現在的7:3調整至6:4。

中國移動表示,算力基礎設施方面,一是對接國家“東數西算”部署,深化頂層設計, 完善全網算力服務資源池、網絡互聯互通等規劃建設方案;二是強化全網算力資源的互聯 和統一調度,加快邊緣云建設部署;三是持續推進三朵云融合, 優先推動移動云、 IT 云底層架構、通用能力共享, 研究制定 IaaS 層整合的架構方案和部署策略。骨干傳輸網絡將依托“4+3+X”數據中心布局, 按需部署網絡節點、增設直連鏈路、調整組網架構, 實 現移動云中心節點間全互聯組網。

數據港、科華數據、奧飛數據等廠商與大型互聯網廠商深度合作定制數據中心,也有望通過合作參與到相關建設中。

3)電力設備提供商

譬如科士達、科華數據等。電力設備環節約占建設成本 55.6%,也直接受益數據中心建設拉動, 隨著數據中心集 約綠色建設要求提升,數據中心供電架構也推出高壓直流電源HVDC、巴拿馬電源等新 的供電技術方案,同時電力設備廠商也積極產業鏈延伸拓展至模塊化機柜領域,進一步提 升產品價值量。

4)云網融合提供商

譬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紫光 股份、 優刻得、深信服、首都在線、 青云科技等。

《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要求,對集群和城區內 部的數據中心進行一體化調度, 支持在公有云、行業云等領域開展多云管理服務, 加強多云之間、云和數據中心之間、云和網絡之間的一體化資源調度。云網融合、多云融合一體化趨勢下,智能調度管維領域存在機會。

5)IT 設備/光模塊

譬如服務器/交換機廠商中興通訊、紫光股份、星網銳捷等。光模塊廠商中際旭創、新易盛、 華工科技、光迅科技、 天孚通信、中瓷電子等。服務器、交換機、光模塊等環節拉動更多和數據中心實際上架情況相關,此次國家發 改委等部門同意啟動建設樞紐節點復函中明確要求數據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 65%,在 數字經濟等帶動下,預計上架率也將穩步提升,帶動服務器、交換機、光模塊等環節增長。

6)自主可控與安全

譬如海量數據、 中科曙光、迪普科技、中興通訊、紫光股份等。《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要求,推動核心技術突 破,提升大數據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確保網絡數據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 使用安全技術措施。

2、從IDC綠色轉型(降低PUE)角度說溫度傳感器在IDC數據中心的應用

通過高效的設備能夠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能耗水平(降低PUE) : 

圖片

(IDC綠色轉型路徑(二))

依據本文前面所述,上圖一目了然,各類高效集成產品(尤其高功率)、高效制冷/冷卻技術產品、高效IT技術、配電設備等等,無一例外,溫控方案必不可少,溫度傳感器應用非常廣泛。

其他自行發電及用電方式對比(定性+定量):

圖片

(不同發電可行性分析(定性+定量))

1)無論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溫控方案必不可少,溫度傳感器應用非常廣泛。光伏上中游,針對單晶硅生產中冷卻水的流量和溫度如何可靠檢測的問題,就應用到了熱電偶等溫度監測產品。

光伏下游(氣象站),需要少量的氣象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傾角傳感器等等,就能夠充分覆蓋氣象站的評估需求。

光伏下游(匯流箱),用得上NTC溫度傳感器,主要用于采集其運行狀態信息及其內部溫度信息發送給上位機,實現對光伏匯流箱運行狀態監控。

光伏下游(逆變器),面對室外溫差變化、潮濕度、暴風雨等惡劣環境,逆變器利用溫濕度傳感器來測量并且加以控制自身溫濕度,譬如逆變器內部出現溫度過高情況時,使逆變器停止運行或降額輸出,以保護設備的穩定運行。所以這個環節必不可少,這樣才能專業、有效的保證設備長期穩定運行。”

2)“溫度傳感器在儲能應用,主要有家庭及工商業儲能、通信儲能、電網級箱式儲能。”

特普生告訴研究員說,“我們2022年推出來儲能CCS電池模組溫度/電壓采集方案,用家庭/工商業儲能CCS、通信儲能CCS、箱式儲能CCS來解決對應不同儲能溫度采集問題。

CCS(Cells Contacting System), 即線束板集成件、采集集成件、總成或線束隔離板。儲能CCS,安裝在電池包上,形成一套電池模組。”

用于IDC數據中心的儲能,一般是通信儲能、電網級箱式儲能。

圖片

(特普生提供“通信儲能CCS”圖稿)

3、從IDC能源產業鏈角度說溫度傳感器在IDC數據中心的應用

圖片

(IDC&能源產業鏈梳理)

“從IDC能源產業鏈角度說溫度傳感器,逆變器、儲能電池、風光儲系統集成、電源、儲能、溫控等,都用上了溫度傳感器”。大家可關注“溫度傳感器研究院”微信號。

3-1.逆變器用溫度傳感器更詳細內容:

參閱《逆變器與溫度傳感器》文章。

3-2.儲能電池用溫度傳感器更詳細內容:

參閱《鋰電池儲能與溫度傳感器|應用》及其他電池系列文章。

3-3.風光儲系統集成用溫度傳感器更詳細內容:參閱《一篇入門光儲溫度傳感器|新人資料》文章。

3-4.儲能用溫度傳感器更詳細內容,參電網級儲能、便攜式儲能、海外家庭儲能、通信儲能及其他儲能系列文章。

3-5.IDC用溫度傳感器,閱讀本期3篇系列文章。

3-6.電源、溫控兩大應用領域的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研究院”微信號即將呈現。

4、溫度傳感器在IDC數據中心銷售渠道上的應用

溫度傳感器公司的銷售團隊,要判斷自己的產品優勢,符不符合上游基礎設施提供商、中游數據中心及云計算服務商等客戶需求,也要判斷有沒有團隊深耕細作于數據中心產業鏈,如果有,那就搭建“數據中心產業鏈銷售小組”,拓展這些涉足產業鏈上下游需求的公司。

最后,再次特別提醒的:

為IDC數據中心提供溫控設備與方案的公司,也是溫度傳感器的客戶。

特普生,成立于2011年,是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研制NTC芯片熱敏電阻溫度傳感器儲能線束儲能CCS集成采集母排儲能模組鋁巴等溫度采集產品系列。一體化研制、一致性品質的特普生,競爭力優勢明顯:自主研制NTC芯片核心技術及實現醫用0.3%精度;專利百項,保留不公開技術2項;為全球新能源產品、大消費品與工業品提供了定制化的溫度采集技術。

文章鏈接://perfectbuildcon.com/knowledge/506.html,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若有不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Share
返回
上一篇:國家電力溫控熱管理與溫度傳感器
下一篇:一篇入門電力/智能電網與電網級儲能溫控與溫度傳感器
相關文章
文章排行榜
回到頂部
vip购彩(广东)有限公司 百姓快3(浙江)有限公司 一分PK10(深圳)有限公司 购彩之家(北京)有限公司 幸运快3(广州)有限公司 大发购彩(广州)有限公司 凤凰快三(上海)有限公司